回到广州
人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种种围城,城里的人想出去,城外的人想进去。广州,生活了四年半多的城市,不是为了户口,估计还真是难得回去一趟。周三晚上,在候机大厅坐着、在飞机上颠簸着的时候,回忆不断。工作、生活、玩乐、开心的事、烦心的事......我甚至感觉到这次离开的时候,一定会比较伤感吧。
最后一班机回到广州,进了城住下已经是近凌晨两点了。
一下机,就又了那种潮热的感觉。夜深了,一路上大巴都在飞驰,正在思维漂浮时,一个熟悉的路牌映入眼帘,三元里!莫名的兴奋,思绪收了回来,关注起窗外的景色。接着很快又看到了在新市机场高速旁边的百佳,高高的悬挂着迎接亚运的宣传标语,让我突然才意识到亚运会召开在即;凌晨的火车站静静的,广场上看不到几个人;途经小北,在广州高架桥的最高点,习惯性的往高处看,主机楼的玻璃幕墙映射出淡淡的灯光,多少个日日夜夜在里面吹着强劲的空调,“欣赏”吵闹的“音乐”......一切都是那么熟悉,但又有点奇怪的距离感。
来了首要是办事,事情办完了才能静下心来重温这个城市。好在在大家的帮助下,一切都还是比较顺利。
不得不感叹,离开广州才一年半,变化真是非常大。原来一直住的地方,门口是天河路和天河东路的交汇路口,走得时候一切如常,这次回来竟然已经修好了一个南北向的下穿隧道,向南走,黄埔大道也修起了一座南北向的跨线桥,再往南,就是珠江上最新的一座大桥,猎德大桥。珠江对岸的电视塔似乎也完工了;地铁三号线终于变成了满配的六节车厢;杨箕吉林大厦的老马家竟然易主了,不知以后哪里去吃羊肉泡馍了;地铁五号线也通车了,横贯一、二、三、四线;BRT通车了,据说市民贬多赞少;天河北其中一段竟然专门划出了自行车道,还是单独隔离的,不知道这里每天会有多少人骑车呢?认识了一个字,膥,cun1,鸡膥就是鸡蛋的意思,很形象,未成肉!广州有条路就叫做鸡膥巷,在沙湾镇。据说在古时候,村民家中有鸡蛋卖的时候,都会拿到这条巷来摆卖,而其他人要买鸡蛋就自然会想到这里。
总之,变化很多,发现有限。
空了,走到下塘西,这里仍然是黑皮肤的天下。顺路找到了我们08年实习住山顶的时候,曾经最爱的凉茶铺。又坐下,点一杯,放松体会。
传说中的BRT,我去体验了一下,最大的感受是,入闸的地方竟然没有路线牌,只有入闸之后每个站台才有停靠这个站台车的线路牌。因为不是上下班的高峰,所以没有看到传说中的BRT“火车”。
摸出羊城通,竟然只有一块钱了,赶快又去充值。待了几天,地铁仍然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,从上至下分别是一、三、五号线。五号线感觉是模仿香港的,车厢内部布局、内饰都很像。数次路过原来上下班天天要走的石牌桥和体育西路站,感觉很亲切。
食在广州,一点也不错。成都也许有最地道的川菜,但是广州却有汇集全国的美食。记录了部分,为什么是部分?因为嘴和手太忙,大脑也没空!
两天的早餐,皮蛋粥+炒面,五蚊!挺不错的,现在成都吃二两炖鸡面,我门口都七元了。。。;银记鸡蛋拉肠
佳叔芝麻糊汤团+珍珠牛腩粉
哈哈,榴莲,我很喜欢,比成都的好吃太多;许留山的多芒小丸子
刚博招待我在公司的新办公楼里“公款”消费了一顿午餐,牌价¥12,味道感觉比原来侨鑫哈,当然,也许是很久没吃了,但就算是食堂的汤,也是蛮好喝的,比起成都的“涮锅水式”的,好太多;一家葡式餐厅的奶茶,容器特别,味道相当赞,很醇厚;再来就是毋米粥。
煲仔饭一直是我的最爱,看到网上有人推荐这家万兴煲仔饭,于是去试一试,地址是在文德路和万福路交汇路口,人暴多,味道不错。
周五凌晨,一场暴雨,广州很多地方积水很深,天河立交最高快淹到二层,很多地下停车库的积水都漫过了车顶,据说截至到周日,全市已经1.2万辆车报了保险索赔,不知这个算不算不可抗力呢?
周五晚上还去了趟深圳,见到了好几个同学,两位妈妈带着小朋友,很是热闹,聊天也很开心,聊到我差点错过最后一班回广州的动车,呵呵。
好吃好喝好玩总是有限的,周日下午就准备回成都了,结果又暴雨,被拉到机舱里面坐了近3个小时才起飞,旁边的一个女同志一直很烦躁,我用PSP的山脊赛车和蒙头大睡轻松过关,在我看来还是很走运,至少航班没取消吧。另外,这场临走的大雨,也让我“一定会比较伤感吧”全部抛到了脑后,压根没想起来,回想起来可能是这几天吃得好,睡得好,耍的好,这个人就没心情伤感了,没良心的~~!
最后还要再次感谢很多同学对于我这次办理各种手续的帮助,比如PP呀、何芬呀、刚博呀、杰文呀、乐乐呀等等等等;同时,更要感谢大家的盛情招待和陪吃陪喝陪耍,谢谢!
已有5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
发表评论